葡萄牙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一仗,印度人没有开挂,打死了葡萄牙70
TUhjnbcbe - 2025/2/26 14:16:00

年11月,新一批的葡萄牙香料贸易舰队来到了印度。

葡萄牙画家笔下的扎莫林

这次舰队的总指挥非常特殊:唐费尔南多·科蒂尼奥,国王身边的宠臣,葡萄牙最高军务官——自带光环、趾高气昂的来了。

第一任“暴怒总督”阿尔梅达死死捏住权力不放,第二任“暴怒总督”阿尔布开克满肚子憋屈。幸好,现在“特派员”科蒂尼奥来了,第一任总督阿尔梅达自知无趣,乖乖的乘船离开了。

阿尔布开克没想到,科蒂尼奥这位“特派员”,是来抢功劳的。

葡萄牙国王在香料贸易中赚了大钱,同时对自己的大炮充满了自信,他很希望能从印度拿到更加特殊的战利品。比如,印度城市卡利卡特统治者扎莫林宫殿的“一扇门”。

你没有看错,就是“一扇门”。因为他听说富裕的扎莫林拥有一个装饰十分华丽的亭子,它的门是“神话般的美丽”,装饰有各种珍贵神奇的东西。“特派员”科蒂尼奥这次来,带着一支舰队,最主要目的就是攻占卡利卡特,把这扇门抢回葡萄牙王宫。

可以肯定的是,年轻的小胖子科蒂尼奥并不善于打仗,作为国王身边的宠臣,他一定觉得讨好主子比什么都重要。当然,科蒂尼奥也想证明,自己有能力征服一座印度城市。

刚把阿尔梅达熬走的阿尔布开克,本想着终于大权在握。可是现在,“特派员”表示,他在这里权力最大,阿尔布开克只能辅助他做事情。

可以想象,阿尔布开克是多么的憋屈。而且,阿尔布开克认为,现在根本不是攻打卡利卡特的好时机:葡萄牙刚刚站稳脚跟,努力赚钱呢,一打仗肯定影响生意。再说了,卡利卡特是一座大城市,虽然印度人战斗力很弱,但人多势众啊!

然而,“特派员”科蒂尼奥着急建功立业,执意要攻打卡利卡特。

阿尔布开克

年1月2日,葡萄牙二十艘战舰名士兵,来到了卡利卡特城外。

作为商业性城市,卡利卡特并没有高耸的城墙,葡萄牙人可以轻易攻入城中。但是,同样因为商业发达,这座城市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屋,如迷宫一般。道路都像小巷子一样,葡萄牙人想攻占最高处的国王宫殿,没这么容易。

卡利卡特的统治者扎莫林并不在城中,但是他指派了专人负责防卫这座城市。看到葡萄牙人气势汹汹的赶来,城中所有的居民都意识到,要打仗了。

第二天黎明将至的时候,“特派员”科蒂尼奥已经准备好了。他亲自率领葡萄牙大军,阿尔布开克率领小部分士兵,分两路进攻。战况一开始就很激烈,当地守军看到葡萄牙人准备登陆,立刻朝着海滩开炮了。

阿尔布开克率先登陆,因为当地炮手命中率太低,他基本没有什么损失。但是,科蒂尼奥的登陆船,却被海浪冲到了比较远的地方,上岸之后才发现离目标太远了。

大家还记得扎莫林的那扇“门”么?这是科蒂尼奥来这里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所有登陆部队都知道这件事。而这座亭子,就建在海滩旁,看海景用的。

结果,科蒂尼奥来不及赶过来,阿尔布开克的手下先冲到了目标前面——抢红了眼的葡萄牙士兵,早就忘了这扇门属于“特派员”,大家涌上来拎起斧头就劈,三下五除二拆下了这扇门,装上了自己的船。

科蒂尼奥姗姗来迟,看到空荡荡的门框,他懵了。

卡利卡特城

“特派员”暴跳如雷,对周围的人指着鼻子大骂,尤其是阿尔布开克,他觉得是这位总督抢占自己的功劳。阿尔布开克冤枉啊,他只能安慰科蒂尼奥:你是总指挥,所以所有的荣耀都是属于你的,别小家子气了!

科蒂尼奥那臭脾气,一两句话你能安慰好?“特派员”当即决定:把那扇门扔进海里,不是我抢来的东西,我不要!现在,我要带人冲进国王的宫殿……

阿尔布开克指了指前面的路,告诉科蒂尼奥,你看这羊肠小道,就不怕遭埋伏?就算你费了半天劲杀进王宫,能保证自己回得来吗?镇静镇静,咱们慢慢考虑下一步怎么办。

科蒂尼奥当然不愿意,他脱掉了自己的头盔,把武器交给别人,只戴了一顶普通的帽子,手拿木棍就出发了。科蒂尼奥的解释是:“国王陛下会知道,我仅仅戴了一顶帽子,手里拿着木棍,就杀向王宫……”

你看,这就是自带光环的“特派员”,多么勇敢。

没有办法,包括阿尔布开克在内,大家只好跟着科蒂尼奥出发了。因为道路狭窄,葡萄牙士兵只能排成一字长蛇阵前进。可能当地居民看到这么多葡萄牙人,都害怕的逃跑了,所以他们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阻碍。

杀进扎莫林的宫殿之后,葡萄牙人眼睛都直了。这里到处都是珍奇异宝,一箱一箱的丝绸和奢侈品,简直就是一座宝库。于是,葡萄牙人开始抢劫,一上午时间都在搬箱子……到了正午,天气已经非常炎热,忙了一上午的葡萄牙士兵精疲力竭。但他们还要把金银珠宝运回船上,任务艰巨。

此时,扎莫林的军队也赶了过来,开始用弓箭向葡萄牙人射击。阿尔布开克建议赶紧离开,不然就会被困死。

但是,“特派员”科蒂尼奥发现了一个锁住的房间,一时半会儿砸不开——他决定再试试,说不定房间里还有更珍贵的东西。

就这么,印度军队越来越多,逐渐占据了优势。

葡萄牙水手

最后,科蒂尼奥终于决定撤退,但是坚持要求阿尔布开克带人开路,自己带人断后——他要最后一个离开,这样才是英勇的。

穿着笨重板甲的葡萄牙人,在狭窄的小道上艰难行军,还要应付当地人的攻击,苦不堪言。很快,实在走不动的葡萄牙人,开始脱掉身上的板甲,轻装撤退——印度人正是等这个时候,开始用弓箭猛烈攻击。

走在最后的科蒂尼奥不得不面对追兵,因为肥胖不太灵活的他,很快就被人砍伤了脚后跟。倒在地上的科蒂尼奥痛苦不堪,前面的士兵想要扶他起来,但是没有机会。

这位葡萄牙国王的“特派员”,就这么被印度人活活砍死了。

至于阿尔布开克,虽然带人逃到了船上,也受了重伤:左臂中箭(因此残废了),一发子弹打中了前胸的护甲。

葡萄牙人的最后的统计是,他们一共有人阵亡,其中70名贵族。另外,还有人受伤,不少伤员此后不治而亡,或者永久性残疾。

印度人此战没有开挂,他们损失惨重,而且城市一片狼藉,王宫也被烧成了废墟。

阿尔布开克的故事,之后还有很多,但是“特派员”科蒂尼奥,再也无法回到国王身边,炫耀他的勇猛了。

实际上,阿尔布开克本人也意识到了,葡萄牙人虽然船坚炮利,但是看到钱财就毫无纪律,一片混乱。很多的贵族和军官,又过分强调个人的英勇和荣誉。这样的话,只能自食恶果。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一仗,印度人没有开挂,打死了葡萄牙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