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经作者授权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原文作者联系
网络小说《狂神》中,雷龙是其中的一个人物,是主角雷翔的哥哥。雷龙鱼是属于脊索动物门,纲辐鳍亚纲,鲈形目,鳢亚目,鳢科的一种鱼类。此外,有一个街机游戏的名字也叫雷龙。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雷龙,还是指的蜥脚类的恐龙。
雷龙,作为恐龙的一种,名字霸道,其身形也是庞大无匹。《现代汉语大词典》介绍这种生物:“古爬行动物。属蜥脚类恐龙。体长23米,重约30吨。头小,颈和尾都很长。四足行走,以植物为食。化石发现于北美洲侏罗纪晚期地层中。”(1)
雷龙的外形想象图
雷龙的诸多意项
其实在汉语之中,雷龙一词是有着诸多意项的,比如有人称闪电为雷龙,因为雷声隆隆袭来之时,火光宛若一条龙,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被人们称为“雷龙之国”。
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人认为是来自一个传说,即为国教的朱巴噶举,是喇嘛教的一支,在创立自己的祖庙时,突然雷声隆隆,地动山摇。信徒们纷纷诵经祈福,从东方有龙送来了白玉柱子,使庙宇稳固,于是这一支的信徒们奉雷龙为神灵。
也有人的解释更为实际一些,由于不丹多高山,云气环绕,多雨,雷声自然也多了起来,因此而得名。(2)
在网络小说《狂神》中,雷龙是其中的一个人物,是主角雷翔的哥哥。雷龙鱼是属于脊索动物门,纲辐鳍亚纲,鲈形目,鳢亚目,鳢科的一种鱼类。此外,有一个街机游戏的名字也叫雷龙。当然,我们今天所说的雷龙,还是指的蜥脚类的恐龙。
雷龙骨架
雷龙罗生门——发现、换头与回归
大约一百五十年以来,有关雷龙的争议一直在学术界未曾停歇。雷龙的发现,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科学研究有时就像是一场无声的竞赛,每个科研工作者不仅要与时间赛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发现或者新理论,而且要击败自己的同行们,比别的科学家们更早将科研结果发表出来。这种竞争大抵是不留情面的,哪怕是至交好友,也可能反目成仇。
南北战争结束以后,美国西部开始了大拓荒时代,一大批化石也被人们发现,这自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美国的古生物学家就像是发现了金矿的淘金客,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前往西部进行考察与研究。
美国古生物学家奥斯尼尔·查尔斯·马尔什是雷龙的发现者,这位先生年轻时凭借自己阔绰的舅舅的资助,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之路,他也是非常出色的学者,在留学德国之后,任教于耶鲁大学。
年,马尔什发现了一些化石,并以其为依据建立了迷惑龙属,迷惑龙的名字是因为其化石中的人字形骨与沧龙类似,让人迷惑。
两年之后,在怀俄明州的科莫崖,马尔什又发现了一具巨大的恐龙化石,这一次,马尔什将其命名为雷龙。行走江湖少不了一个响亮的名号,不出意外,雷龙之名闻于众人之耳,马尔什也因之名声大噪。
但当马尔什冷静下来,开始深入研究自己发现的这种恐龙化石之后,他发现了一个令他十分尴尬的事实,即所谓雷龙,可能就是自己之前发现的迷惑龙。
马尔什并没有主动纠正自己的“谬误”,他选择了掩人耳目,由于自己发现的雷龙化石并没有脑袋,于是他将圆顶龙的头骨挪到了雷龙的脖子之上。年,马尔什完成了雷龙骨骼图,图中的恐龙头部,有着类似于圆顶龙的头骨。(3)
年,马尔什去世了,几年之后,雷龙被装架,展出于耶鲁大学的皮博迪自然历史博物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具装架展示的蜥脚类恐龙化石,可以说是很有意义的。
年,古生物学家埃尔默·里格斯提出,雷龙与迷惑龙很可能就是同一种恐龙。按照国际动物命名委员会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雷龙就变成了无效名,而迷惑龙才是其真正的名姓。
年,科研工作者在南极洲发现了好几块雷龙的椎骨化石,这次发现至少能够证明,在白垩纪时代的末期,雷龙是分布在全球各地的。
年,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的拉曼查农场发现了巴塔哥尼亚雷龙化石,共有块之多。通过现场采集的样本发现,这些化石可能属于6头不同的雷龙,由此科学家得以借此重构迄今最完整的雷龙数据。
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巴塔哥尼亚雷龙是已知的最大的动物,这得益于此次这批化石的发掘。(4)当然,目前学界并不是只存在这一种声音,人们认为这个问题还是存在争议的。
有报道称,葡萄牙里斯本新大学的埃马努埃尔·乔普(EmanuelTschopp)等人花了5年时间,详细观察了欧洲和北美二十多个博物馆的梁龙科恐龙化石标本,开展了至今为止最为详细的比较研究和支序系统学分析。
乔普等人的分析数据包括81个蜥脚类分类单元、个解剖学特征,是这个类群中分析数据最大最详细的。这也说明了,其做出的结论还是相当可信的。
年4月7日,包括乔普在内的科学家们在《同行界》发表了一篇名为《梁龙科的物种级系统发育分析与分类学修正》的论文,证明了雷龙是个有效属。
乔普的研究认为雷龙与迷惑龙有所不同,尽管很多特征差别比较细小,看上去很不明显。其中最容易分辨的特征是脖子,迷惑龙的脖子更粗壮,相比之下,雷龙的脖子更窄。只是,这个结论并非是最终的定论,也有可能在未来被科学家们推翻。(5)
人们想象中正在觅食的雷龙
与雷龙有关的那些作品
上世纪10年代,著名的漫画家、动画家、演员,也是被称作“美国动画之父”的温瑟.麦凯创作出了《恐龙葛蒂》,这部作品在动画史上影响深远。
葛蒂的形象,据说影响到后来的早期默片导演巴斯特基顿在电影中创作的一个被女孩骑着的雷龙的角色。(6)
影片《恐龙当家》虚构出了一个恐龙没有灭绝的世界,讲述了雷龙阿洛在困境中不断成长,与小野人结识并一起环游世界的故事。(7)
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起到了科普的作用,激发了人们对于雷龙的好奇心,的确是非常有意义的。
《恐龙葛蒂》中的葛蒂形象
结语
雷龙这种庞然大物,引人注目是必然的。当然,围绕着雷龙的若干争议,或许还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