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揭牌仪式。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记者毕玉明)全国西葡语人才培养及专业发展论坛日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与会嘉宾学者认为,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中国未来需要更多复合型西葡语人才。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闫国华在致辞中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与交往日益频繁,“一带一路”倡议及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科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表示,西葡语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人才,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外交部拉美司司长赵本堂说,拉丁美洲有23个国家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西葡语人才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地区。“新时代中拉关系对西葡语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进一步要求。”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闫国华致辞。
他建议,西葡语教学应更多着眼于拉美和中拉交往,增加拉美研究课题,培养更多熟悉拉美问题和中拉关系的人才。
澳门理工学院语言暨翻译高等学校前校长崔维孝说,多年来,众多葡语人才参与澳门回归后的建设,活跃在澳门*府公共部门、高等教育机构、法律界和商界等。现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为澳门创造了更多机会,也欢迎更多葡语人才参与其中。
历史上很多西葡语国家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得到西葡语国家积极响应。年,西班牙首相来华出席了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持续一天时间,来自外交部、商务部、社科院、北京大学、澳门大学等单位的近20位代表分别就新时代西葡语人才培养的优势、不足、挑战与战略等主题发言,从自身熟悉的领域建言献策。
与论坛同期举办的还有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语学院揭牌仪式。据西葡语学院*总支书记刘建介绍,学院设立了语言、文学、翻译、*治学和经济学专业方向,让学生在打下扎实外语基本功的同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社会需求选择第二专业方向,为学生未来成为复合型人才提供可能。
(文中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