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西班牙葡萄牙俩国王斗气,却找到了中国制造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3.html

写在前面:

“不应夸大哥伦布、科尔特斯(墨西哥的征服者)和黎牙实比的行动所包含的某种连续性。其实,他们找的都是中国”;

而从唐宋就开始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直到中东和非洲;

黎牙实比和乌达内塔对于经济学的意义,相当于哥伦布对于生态学的意义;

西班牙葡萄牙国王斗气,表兄弟再返亚洲

早在多年前就开始的丝绸之路,并没有对后来影响世界的欧洲大陆带去多少的福祉。因为曾经的海上丝绸之路到中东只到波斯湾,非洲只到红海。因此,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瓷器、丝绸、香料、茶叶基本上在亚非两大洲消化了。即便是硕果仅存的出现在了欧洲大陆,也会被人误以为是“印度货”。

然而,随着欧洲经济的逐渐腾飞。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的海上霸权逐渐建立;16世纪的整个欧洲的宫廷以及富人阶层,都对统称“印度货”的中国商品怀有极大的兴趣。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以及艺术品收藏家们,愿意出高价购买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以及后来的英法。

然而,悲惨的现实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都不知道这个庞大的物产丰富的中国在哪儿?

16世纪20年代,葡萄牙趁西班牙失败之机抢占了马鲁古群岛(马鲁古群岛过去被称为“摩鹿加群岛”(Moluccas),位于菲律宾南部)。年,西班牙的新国王希望再次深入亚洲、建立基地。马鲁古事件中的幸存者乌达内塔以及他在墨西哥殖民政府工作了36年的表弟黎牙实比被选出来担纲这个远征。

远征队被告知要在附近寻找更多产香料的岛并在那里建立贸易基地。西班牙国王还希望他们绘制风向的模式,让基督教世界都知道他们发现了新的香料基地;以此刺激他的侄子兼对手—葡萄牙国王。

不打不相识,第一次见面并不友好

11月21日,黎牙实比和乌达内塔率领的5艘帆船从墨西哥出发,开始了他们横渡太平洋寻找中国的冒险之旅。然而,这一次的航行他们仍然没有顺利地到达中国沿海,而是到达的菲律宾的宿务岛。于是,两个西班牙人开始以宿务岛为营地,继续寻找有关中国的线索。

四年之后,当他们来到吕宋岛附近时,探险队里的马来人从当地的曼吉安人那里打听到,在距离他们40英里的一个海湾里,停靠两艘来自中国的平底帆船。欣喜若狂的西班牙人派出联络小组去与中国人联络;黎牙实比曾命令探险队的指挥官,遇到任何中国人都要以礼相待,不可嚣张无礼。

然而,事情并非想象中的顺利。西班牙人的探险队被中国船员误以为这些“红毛鬼”有什么不轨的想法。因此,“敲着鼓,吹着短笛,燃放火箭炮和长炮(culverin,一种便于携带的小型火炮),做出一副要打仗的样子”。而西班牙人则把这当成了一种挑衅,因此发起了进攻;于是,中国人与西班牙人之间的第一场冲突就在这狭小的海湾里爆发了。这一举动后来证明是相当轻率。

“因为中国船又高又大,而快帆船又矮又小,他们根本碰不到敌船的系船柱”。西班牙人用滑膛枪的火力倾泻了中国帆船的甲板,将抓钩抛到船侧,爬上甲板,杀了许多中国商人。在船上,攻击者只发现了很少的丝绸、瓷器、金线“和其他有趣的小玩意儿”。

结局皆大欢喜,西班牙人用白银换丝绸、瓷器

当西班牙船队的指挥官萨尔塞多赶到时,冲突已经结束了。于是,这位21岁的指挥官、黎牙实比的孙子向中国商人作出了赔礼道歉,并送还了少得可怜的那点战利品。据探险队成员报告说,中国人“表现得很谦卑,跪在地上大声说出喜悦的话”。中国人开着修好的帆船回家了,并向官方报告说菲律宾出现了欧洲人。令人惊讶的是,他们来自东方,而欧洲位于西方。菲律宾当地人的文明程度不高,但却有中国人想要的东西:白银。与此同时,黎牙实比占据了马尼拉,等待中国人再来。

年春天,三艘平底帆船出现在菲律宾。它们载来了一堆精挑细选的中国制造的商品,用来试探黎牙实比想买什么、愿意出多少钱。结果显示,西班牙人什么都想买,黎牙实比的公证人报告道,这让中国商人“喜出望外”。最受青睐的是在欧洲十分稀有、价格昂贵的丝绸,还有用当时欧洲尚不知道的技术制作的瓷器。作为回报,中国商人运走了能带走的每一枚西班牙银元。

年,改变世界的经济模型的时刻

之后每一年,都有更多中国帆船到来。中国对白银的渴求和欧洲对丝绸、瓷器的欲望根本无法满足,因此贸易量迅猛增长。这就是后来为人熟知的“大帆船贸易”,它将亚洲、欧洲、美洲连接了起来,并间接连接了非洲。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现象,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每个人口稠密的地方,除澳大利亚外所有可居住的大陆—都被捆绑在同一个贸易经济网络之中。伴随着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登陆,一个崭新的、不同以往的时代,宣告到来了。

由于当时整个欧洲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因此,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有学者戏称这种结构性贸易逆差为“商业上的纳贡”。

年,墨西哥副王在向西班牙国王报告时叹息说:“到现在我们还不清楚,什么是他们还没有而我们可以从西班牙或这片土地输出过去的。”然而,有了白银,西班牙也终于有了中国想要的东西。

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正如经济学理论预计的那样,以丝绸换白银的贸易让双方都获利。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自那时起真正的开始了。

综上:

乌达内塔和黎牙实比,两位高龄船长的不远万里,最终找到了能生产丝绸和瓷器的中国;尽管他们还是在菲律宾转手中国商人的产品,但毕竟打开了中国高档产品的通路。

因此,乌达内塔和黎牙实比的雕像被永远的留在了马尼拉的街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