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朱艺琳安琪)第三届葡语国家共同体语言及文化日13日在京举行。在活动现场,葡语国家各国驻华大使认为,文化教育交流是中国和葡语国家合作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中国不断推动教育“走出去”,为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送职业技能人才。东帝汶驻华大使贲迪拓认为,中国和东帝汶大力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为东帝汶当地就业起到基础性推动作用。“我们十分感谢中国和东帝汶开展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中国与东帝汶共享优秀的技术,这将助力东帝汶的发展。”
葡语国家驻华大使和中葡论坛代表出席活动。新华社记者安琪摄
佛得角驻华大使塔尼娅·罗穆阿尔多说:“葡语不仅是传播祖先历史文化遗产的交流工具,更是葡语国家共同体的纽带和联系。葡语国家广泛支持‘一带一路’倡议。葡萄牙语正是‘一带一路’在葡语国家传播的有效媒介。”
葡萄牙驻华大使杜傲杰高度赞扬“一带一路”为葡语国家带来的积极作用。“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和葡语国家在基础设施、经贸、港口、铁路等领域开展互利共赢的合作。‘一带一路’带给葡萄牙的机遇是切实且显著的。两国应不断加深文化交流,例如在中葡双语人才教育、出版物翻译等方面,更加高效地推进中国和葡语国家的文化领域合作。”
葡语国家歌手表演当地传统歌曲。新华社记者安琪摄
谈到中国文化,杜傲杰说:“我最喜欢中国的二胡。几根琴弦就能奏出一曲悲欢离合,真是太美妙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样,葡萄牙的文化也别具特色,这都需要两国人民不断加深了解,推动交流。”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学习葡萄牙语,中国近四十所高校设立了葡语专业。这为增进葡语国家和中国的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葡萄牙语外籍教师理康东认为,文化是高校葡语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的基础。每个单词的字母背后都有文化内涵。”他说。
葡语国家共同体语言及文化日自年由葡语国家驻华使团在京举办,中葡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参与筹办。